【胃脘痛】
張(十九) 壯年面色痿黃。脈濡小無力。胃脘常痛。情志不適即發。或飲暖酒暫解。食物不易消化。脾胃之土受克。卻因肝木來乘。怡情放懷。可愈此病。(鬱傷脾胃陽虛)
人參 廣皮 半夏 茯苓 苡仁 桑葉 丹皮 桔梗 山梔(薑汁炒) 水泛丸。
某 味淡短氣。脘中微痛。(陽虛)
人參 淡附子 桂枝 炒遠志 煨薑
某 積滯久著。胃腑不宣。不時脘痛。已經數載。陽傷奚疑。
炒半夏 淡乾薑 蓽茇 草果 廣皮 茯苓
甜桂枝(八分) 延胡索(一錢) 半夏(一錢) 茯苓(三錢) 良薑(一錢) 蜜水煮生薑(一錢半)
張 陽微不司外衛。脈絡牽掣不和。胃痛。夏秋不發。陰內陽外也。
當冬寒驟加。宜急護其陽。用桂枝附子湯。
桂枝 附子 炙草 煨薑 南棗
桂枝木 茯苓 生薑渣 炒焦遠志 炒黃半夏 生益智仁
淡吳萸 炒半夏 蓽茇 淡乾薑 草果仁 厚朴 廣皮 桂枝木
某 中州陽失健運。脘中痛。食不化。
益智仁 穀芽 廣皮 炙草 茯苓 檀香汁 半夏曲 炒荷葉
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ssh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